「QR code點餐」在日本也已經逐漸成為風潮。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之後,能感覺除了一些能夠導入平板點餐的連鎖店之外,許多店都改成了在桌上擺放QR code,請顧客們自己使用手機點餐。
我去過很多使用 dinii 的店,不過在此之前我都不知道服務的名字。dinii的特色是他們跟Line進行連結,點餐是在Line裡面進行的。除了在小組一起吃飯的時候可以看到,之後也可以方便跟朋友進行分帳等後續操作。
從手機點餐的需求開始成長
雖然之前也有不同的方向嘗試,但是真正讓Dinii作為事業開始起飛的是手機點餐服務。新冠疫情的爆發,加速了餐飲業對非接觸式服務的需求,dinii的行動點餐服務正好滿足了這個需求,也因此迎來了快速發展的契機。
雖然是從消費者的痛點出發,但Dinii 在互動中開始發現餐廳客戶的痛點比消費者更大。
疫情期間,許多餐廳面臨關閉或縮短營業時間的困境,迫切需要降低成本。行動點餐系統可以減少服務員的人力需求,同時顧客也能避免接觸,成為餐廳的首選方案。此外,外送和外帶服務的興起也讓消費者更加習慣使用手機點餐,為 dinii 的發展鋪好了道路。
有效蒐集顧客數據,進行個性化營銷和服務
還有另一大痛點就是如何獲取顧客數據、提升顧客關係管理以及增加營收。傳統的餐飲業缺乏有效的顧客數據收集和分析手段,難以進行精準營銷和顧客關係維護。dinii敏銳地抓住了這個機會,將行動點餐系統與顧客關係管理(CRM)系統結合,讓餐廳可以輕鬆收集顧客數據,並進行個性化營銷和服務。
例如,餐廳可以通過 Dinii 系統了解顧客的點餐習慣、消費頻率、偏好菜品等資訊,並根據這些資訊發送個性化的優惠券、新品推薦等訊息,提高顧客回頭率。此外,Dinii 還提供數據分析工具,幫助餐廳了解顧客消費趨勢,優化菜單和服務,提升整體經營效率。

更進一步,Dinii 意識到僅僅依靠行動點餐和CRM系統還不夠,餐廳的「心臟」——POS系統,才是真正掌握數據和營運關鍵的所在。因此,Dinii 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:自主研發 POS 系統,並將其與行動點餐整合。這個決定其實十分冒險,但在也為 Dinii 日後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。

行動點餐系統、CRM系統,以及自主研發的 POS 系統的整合,讓Dinii從一個單純的優化點餐過程的工具,慢慢發展為全方位提升餐廳經營效率、營收和顧客忠誠度的利器。
目標打造 All in one 餐飲線上雲服務
Dinii 因而成為日本餐飲科技領域的新創領頭羊之一,並逐步向「成為所有人的飲食基礎設施(インフラ)」的願景邁進。
現在 Dinii 除了作為起點的手機點餐與POS系統之外,也開始往更多元的領域發展,例如前進 Fintech領域與 Media領域,企圖覆蓋全方面的餐飲業鏈條與打造更多元的收入來源。
在 Fintech 領域,Dinii 推出了「ダイニーキャッシュレス」服務,提供餐廳低費率的行動支付解決方案。此外,Dinii 也開始涉足員工薪資管理、貸款等金融服務,目標是打造一個「飲食業金融生態圈」。
在 Media 領域,Dinii 正在構建一個基於數據的「食」生態系統。他們利用平台上累積的龐大顧客數據,為餐廳提供精準的廣告投放服務,同時也為消費者推薦個性化的餐廳和菜品,並與食品製造商合作開發新產品。
Dinii 的野心,並不僅僅是成為一家成功的餐飲科技公司,而是希望通過科技的力量,推動整個日本飲食業的升級和轉型。
以下是我整理的Dinii手機點餐加POS商業模式圖:
難道所有成功的企業家都睡過公司?!
促使我寫這篇文章的,其實是看到 Dinii CEO 山田真央的創業故事。
他為了省錢,把租的房子退掉,帶著棉被和幾件衣服,住進了投資公司 ANRI 的辦公室。辦公室沒有浴室,他每天只為了沖個 10 分鐘澡,跑去附近的健身房。
山田真央的創業歷程也充滿了戲劇性。他最初創辦的政治類 App 慘遭滑鐵盧,之後轉戰午餐預訂服務,結果卻因為不了解餐飲業的特性,吃了不少閉門羹。他曾經被餐廳老闆拿著菜刀威脅,或是自己的客戶被球場贊助商公司要求「趕快跟這種不知道在幹嘛的新創解約」等,聽起來簡直像電影的情節。
但是透過文字我真切感受到了新創的機會、混亂與不確定性是相伴而生的。紙上談兵的我,打開簡報和統計數字也可以去分析飲食業市場的問題與市場潛力。但是具體的難點在哪,只有親自出發去300家店營業才知道。
甚至可以說,只有自己躬身入局,才能因而對系統動態交互而產生影響。
而即便找到了市場潛力,也可能會因為踩到別人的地盤而在花苞狀態被扼殺。如果沒有新冠疫情,也許許多 dinii 起飛的前提條件沒有辦法成立。太多商業上的動態不是靠著想像就能解決的事情。
💡 啟發
做就對了。不去跟客戶和實際的人接觸,什麼都不會開始。不會有坐在辦公室在網路上查資料就能洞察到的insight,有也不是你的機會。
Dinii的CEO被每個創業前輩說「放棄飲食業吧,這是個紅海」。但是也正因為是每個人都知道的事,所以很多「聰明的人」從一開始就不會進到這個領域,因而獲得了很多機會。
擅用日本的日本的「IT基盤」:包括Dinii,我聽過許多構建在Line上面並成功的事業。(當然Dinii成功的關鍵因素並不在此,而是洞察到比起自架平台,利用Line除了方便之外也有利餐飲店對客戶做行銷或客戶管理做的商業決策),感覺Line現在在日本已經變成了網路基礎建設的一部分,如何利用現有平台整合資源也是一個思考方向。